服务热线:0531-82950255

美文志/专栏

杨立英:一颗红枣一颗心

作者:当代散文 日期:2021年07月27日 浏览:2989 原创



七月十五刚过,张大爷就开始紧盯着院子里的那棵大枣树,好像有人要把先熟的枣儿偷吃了似的。在他的意念里,早熟的枣儿最甜最好吃。这些枣儿,他要留给一位特殊的客人,张姗姗。

张姗姗是明集乡人民政府扶贫办的负责人。别看她是个九零后的小姑娘,却有着资深的扶贫经历。2012年盛夏,22岁的她毅然背上行囊,一路向西,经过3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的颠簸,跨越两千多公里,奔赴贵州山区泉发小学支教。初到泉发,第一印象是崎岖泥泞的盘山小路、挤满孩子的教室散发出刺鼻的霉臭味儿,家访时看到的人猪同屋的落后景象……“贫困”二字,深深刺痛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姑娘。自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,做出最大努力的改变。她精心设计借你一双眼睛看世界、阅读与写作、心理卫生课堂、安全演练等课程,丰富孩子们的认知世界;联系爱心企业捐赠学习用品,建立起小小图书馆;放学后走访家长,掌握孩子们更多的信息,从而因材施教……她的时间排得满满的,大山教室的那盏灯常常深夜未眠。“我要好好学习,我想去大山外面看世界!”孩子们这一小小的愿望,让她深感肩上的重担。支教,让这个小姑娘建立了对扶贫的最初认知,同时,也在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扶贫的种子。

毕业后,张姗姗通过“三支一扶”招考,正式成为明集乡扶贫办干事。走上工作岗位后,她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,深刻理解了那句“幸福总是相似的,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”。孩子们虽也贫穷,但脸上还看不出生活的艰辛。大人却不同,生活的苦在他们的脸上展现得更清晰,更令人揪心。怎样做才能尽己所能?才能将上级的扶贫政策对接到每家每户?成为缠绕在姗姗心头的第一大事。

俗话说:不患寡而患不均。但对于扶贫工作,张姗姗有自己的想法,扶贫政策不落地不行,扶贫政策“大漫灌”也不行。正如总书记所言:扶贫贵在精准,重在精准,成败之举在于精准。精准施策的第一步就是精准摸底,说干就干!制作摸底表、划路线、定方案,张姗姗带上同事开启了摸底之路。从致贫原因到住房情况、从家庭收入到帮扶需求、从水电设施到医疗教育,一户一户,实地走访了全乡的38个行政村的356户贫困户。通过走访、调查、拍摄影像资料,逐村逐户建立了电子档案,户情、住房、教育、卫生、医疗等基本信息,实现了户户清。为全乡下一步因户施策,制订精准扶贫计划,提供了一手资料。在走访过程中,张姗姗结识了大张村的张大爷一家,并成为张大爷家的对户帮扶人员。

七年前,张大爷的老伴张月荣因高血压出现脑出血,手术开颅治疗后,命是勉强捞回来了,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,一侧胳膊腿像灌上沉重的铅,一动也不能动,吃喝拉撒不能自理。张大爷一人既要照顾瘫痪的大娘,又要种地干活,洗衣做饭,天天忙得像个陀螺,疲惫不堪。家里所有积蓄花光后,还欠下不少外债。光吃药一项,每年的费用就需要三四千,再加上收入减少,张大娘一病变成了贫困户。她无奈地说:“我这个废人,把一个家都拖垮了。”

张姗姗第一次走进张大爷家时,眼前的情形让她一惊。房屋是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土坯瓦房,墙皮出现片状脱落,墙体也如细长闪电显出裂缝。屋内有些黑暗,旧式方桌上摆着残汤剩饭,电视机灰扑扑的,辨不清哪朝哪代。墙角处的蜘蛛网,在幽暗的光线里颤颤巍巍。扑鼻而至的难闻气味,让姗姗一下想屏住呼吸。那不仅仅是病人的屎尿味,而是污浊空气里形成的混合体的一种味道。躺在炕上的张大娘,面色有些苍白,目光呆滞,枕边摆满了瓶瓶罐罐,药瓶、碗筷、水杯……生活的苦,清晰地刻画在老两口的脸上,令人心酸。她要改变这个家,不做甩手干部。清洁是一个家的脸面,也是一种生活的心境。说干就干,她先从卫生开始。扫地、擦桌子、整理衣物,她的行动带动了张大爷,家逐渐变得干净起来。她打报告写申请,为张大娘申请来自动升降床和防褥疮床垫,原来拖不动拽不动的笨重身体,现在轻轻一摇,既能坐又能躺。张大娘开心得像个孩子,脸上的核桃纹,如九月盛开的菊花瓣。她高兴地说:“这下好了,我再也不用躺着吃饭了。”

张姗姗说:“精准扶贫不是只做样子,必须把困难一步步解决。”经过咨询,她协助张大娘进行了残疾人鉴定,被评定为一级残疾,每月增加补助180元,张大爷还领上了护理费。住院医药费除去各种名目的报销,个人负担部分还不足10%。张大娘逢人就念叨:“老头子照顾我,国家还给他发工资呢。”面对年久失修的房屋,姗姗东奔西走,四处联络,经城建、村两委入户评估,制订出房屋拉筋、加固、抹外墙皮的修缮计划。在多方努力下,张大爷家的房屋于去年6月修缮完成。房屋结实了,环境整洁了,人心也舒畅了。

贫困户表面上缺的是物质,实际缺的还是底气。没有底气,再好的政策也只能一时脱贫,很可能再次返贫。张姗姗看着身体硬朗的张大爷,又动开了脑筋。怎样才是长久之计呢?张大爷年龄大了,除了种地没啥技术,养殖业看起来不错,但要求高投资大,况且张大娘随时需要照顾,显然不合适。姗姗想到村庄附近的光伏发电厂,跑去联系,在那里找到一份打扫卫生的差事,工作量不大,时间上自由,能随时照顾大娘,张大爷十分珍惜这份工作。“这是姗姗给找的!”,言语里透着自豪。今年,张大爷一家通过产业分红、农业补贴、残疾人补贴、种植收入、基础养老金、清洁零工等项目总收入14162.45元,人均纯收入达到7081.23元。这个贫困的家,在她的努力下,一天天有了生机,历经磨难的张大娘和张大爷终于露出了笑脸。

日子好了,张姗姗一有空还是往张大爷家跑,做家务、拉家常、送床单,把米面油之类的东西悄悄塞进厨房里。挺着怀孕的大肚子联系维修工上门修理床把手,查看医疗费报销比例,各种补助到位情况……口齿不清的张大娘急得哇哇呀呀,感动得直掉眼泪。时间长了,张大爷一家把张姗姗当成了亲闺女。

有着八年党龄的张姗姗,深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,可她无法拒绝张大爷的真诚,无法拒绝张大爷倔强的手。硬塞到手里的大红枣,是张大爷无法言说的心意,是对党的好政策的感激。

如今,脱贫攻坚即将收官,张姗姗也即将升级为妈妈。回味青春,大多都与扶贫有关。她庆幸在青春岁月里,参与了这项伟大的事业。正是因为一个个平凡的她,让历经生活磨难的贫困群众,露出了笑脸;让贫穷落后的村子,旧貌换上新颜;一个个产业扶贫项目,平地而起……

白日莫闲过,青春不再来,这就是年轻的张姗姗一直向往、追求的无悔青春。


0
0
0

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  去登录

网友评论:

当代散文

当代散文网